[河南化工]坚 守

 

21年,从操作工、班长、技术员到车间主任;21年,经历了1#聚丙烯装置从6万吨/年到9万吨/年扩能改造全过程;21年,从满腔热血的青年大学生到严细管理的一方儒将,他的一天天都与聚丙烯装置交织在一起。

  他,就是聚丙烯车间主任王胜利。

  新起点,摘得化工“寒冬”市场“春之俏”

  “刚到聚丙烯车间,感觉自己就像20多年前刚进厂一样,一切都得从头学起……”2014年7月,王胜利从1#聚丙烯装置调至聚丙烯车间。

  虽说同是聚丙烯装置,但两者在生产工艺、产量规模上却是天差地别,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就这样,在1#聚丙烯装置顺风顺水地干了19年的王胜利,一下子从技术大拿的“当家人”成为了“新人”。让他挠头的远不止这些,车间自2013年1月份开工以来,因原料不足,一直处于低负荷间歇运行。2014年8月,公司生产结构调整,停运1#聚丙烯装置,如何实现车间高负荷长周期平稳运行和顺利生产1#装置拳头产品才是他最棘手的事情。

  之前,他这个资深的“聚丙烯人”就听闻,2#聚丙烯使用的是国内首台无齿轮泵国产造粒机组,即使在低负荷间歇性生产过程中,也常“闹病”,是制约生产长周期运行的“瓶颈”。

  “只要咬定问题不放松,一定能找出突破口。”王胜利带领技术人员蹲守造粒机组现场,从调整切刀角度,到引发剂注入系统改造、造粒机9段筒体温度优化……没有现成的操作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将在生产运行中暴露的疑点问题一一排除。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三个月的摸索实践,2014年12月,原1#聚丙烯装置拳头产品——纤维料PPH-Y35在车间成功问世,每吨产品要比普通产品高出200元,这无疑是绽放在“寒冬”化工市场的一枝“春之俏”。

  提质增效,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也许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造粒机组‘瓶颈’真消除了?”首次批量生产纤维料PPH-Y35出奇顺利,王胜利捧起眼前洁白的、带有一丝热度的聚丙烯颗粒,心里不敢有任何懈怠。

  事实很快证明了他的疑虑并不多余。2015年元旦过后,装置尝试批量试生产PPH-Y35。“这次开车,大家都笑不出来了,造粒机垫刀厉害,堵得一塌糊涂,一天停2至3次是常事儿。”提及当时,王胜利仍心有余悸。

  同类装置没有经验借鉴,只能凭大家一点点摸索调整工艺参数。几十个工艺条件,一个个调整,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大家心里都没底,王胜利的心更揪成了一团。“我就不信,啃不下这块硬骨头!”他提出对造粒机高熔融指数产品生产专项攻关,大家集思广益,有点子及时分享,最终,制定了提高模前压力、更换模板隔热垫材质、优化磨刀及进刀操作等系列改进措施。再生产PPH-Y35产品时,垫刀、切粒拖尾、堵塞等异常现象,得到有效抑止,2015年生产PPH-Y35共3.95万吨,超额完成3万吨年度攻关目标,创效1000余万元。

  造粒机组平稳攻关告捷,王胜利乘胜追击,带领职工向“高端纤维料市场”进军,成功开发出医卫专用非塑化剂聚丙烯树脂PPH-Y35X,被中国石化列为2015年度重点推广培育产品。随后,PPH-Y55、PPH-MN60等新产品相继成功问世,丰富了产品牌号,有效打开了公司聚丙烯产品新市场。

  “从胜利走向胜利。”提质增效道路上佳音频传,聚丙烯车间职工脸上洋溢着自豪地笑容。

  重视青工成长,打造一流团队

  “车间职工平均年龄34.6岁,年轻有活力,干活难免会出现有激情也有畏难情绪的‘怪’现象。”王胜利直言不讳道。

  如何把年轻职工的激情转化为钻研技能的动力?王胜利推出了“因材施教,按需培养”的差异化培训,开设基本功训练和技能拔高两个层次的培训课堂,开展“降低丙烯单耗”、“提高装置平稳率”等专项劳动竞赛。

  结合培训,推行了“看板”动态管理模式,将班组各项经济指标、绩效考核等公布在看板上,让班组管理显性化、数据化,使成绩好的不敢懈怠,成绩落后的奋力追赶。

  在抓好培训的同时,他倡导全员参与管理,鼓励职工参与节能降耗和优化工作。一时间,岗位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技能蔚然成风,纷纷亮出优化操作、节能降耗的绝招,一个个“金点子”喷薄而出,通过优化粒料输送淘洗风机开停机操作和装置成品料仓掺混时间,年节约用电50.04万kw.h;在管道泵P205、P206增上节能新设施永磁调速,投用后节电率达到42.9%,年节约电费24.8万元。在装置界区增上循环水过滤器的合理化建议采用后,不仅消除了循环水系统杂质对装置换热器运行堵塞带来的装置非计划停工风险,而且每小时可节约用水500吨,实现了安全生产与节能共赢目标。

  一支年轻队伍迅速成长起来,2015年,4名职工顺利通过考核成为车间首批技师,职工们撰写相关聚丙烯生产论文13篇,在《洛石化科技》以论文集的形式刊登。

  “王主任非常重视我们青工培训,不管是转产新产品还是异常处理,他总是让我们多动手去做,提升我们实践操作能力。”已走上班长助理岗位的青工李希迪对王胜利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时下,聚丙烯产品已过“寒冬”,迎来了市场暖春。装置高负荷生产优化、专用料稳定生产、新产品开发探索,王胜利的工作会更加繁重,坚守了21年的他依然会继续坚守。(饶燕)

 

信息来源: 
2016-10-14